唐朝春节风俗,唐朝时春节叫什么

春节的来历及风俗

□孙延明

春节,乃农历新年(也叫过年)。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来历。

过年,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证实,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便有了“年”的概念。所以,相传原始社会就有“祭腊”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尔雅》一书对春节有如下说:“夏曰岁,商曰祭祀,周曰年。”最早的年节由于文献不足尚难定论。但在西周初年确实已经有了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因此,可以认为这就是“年”的雏形。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根据司马迁之建议,才正式使用了“太初历”(即夏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现在的正月)为岁首,也就是以正月初一为“年”。但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也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早晨。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遂决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即,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不过当时未正式命名和执行。直至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才决定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即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通常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又名“送灶”、“辞灶”、“过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有些地方将正月十三至十七定为元宵节,所以,到正月十八收灯才算过完年)。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过春节时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如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另外,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还有:扫灰尘、贴对联、挂年画、放鞭炮、守岁、吃饺子和年糕、拜年、送压岁钱等等。其中,守岁和吃饺子就有许多讲头。

守岁: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夜,据考证,起码在魏晋时期就有守岁的习俗了。如西晋周处《风土记》中的“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和南北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忽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便足以证明。到了唐宋及明朝,守岁之风更是遍及城乡。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年除夕》:“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诗人孟浩然也写道:“守岁家家应未卧,相似那得梦魂来。”另外,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除夜》“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光”;明代沈明的“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等诗,也记载了守岁的生动景象。据史书记载,南宋时的除夕之夜,家家灯烛辉煌,大街上灯火照耀如同白昼。在这个夜晚,大人讲故事、说笑话或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以驱睡意,孩子如实在困的不行了,也只能睡在灶下的柴草堆上。

吃饺子:饺子起源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这“形如偃月,天下普食”说的就是饺子。饺子宋朝以前称“角子”、“水角儿”,元朝称“扁食”,明朝以后才称“饺子”。北方人过年离不开饺子,故有“更年饺子”之说。春节的饺子是颇为讲究的,不仅皮薄、馅大,还不能煮破了,且须于除夕晚12点以前包完(也有“在除夕午时包,到子时,即,除夕零点吃”之说。因此时为两年之交,有“交了更岁”之意。故后人取其谐音,称之为“饺子”)。若一旦煮破了,不可说“破了”、“烂了”,以避不吉祥,只能说“挣了”。有的人家为了讨吉利,往往还将金如意、糖、花生仁、枣子、栗子、硬币等包进过年的饺子里。据说吃到金如意的象征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吃到糖的说是来年日子更甜蜜;吃到花生(又名长生果)则有健康长寿的象征。

SourcePh”>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页面底部评论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投稿专栏的头像投稿专栏官方
上一篇 2024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