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板凳是什么意思,黑漆板凳的老婆叫什么

教育能给人生带来多大差别?对于王亚军来说,那就是改变命运的指明灯。

1964年,王亚军出生在睢阳区路河镇郑庄村一间拥挤的破屋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农村生活非常艰苦,很多人吃不饱饭,连玉米和红薯都不够吃。

1975年,王亚军上小学的时候,生产队里的13个村庄只有一所小学。那所学校,虽说有学校之名,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所普通的民房。教室的墙是泥垒的,房顶是草铺的,没有窗户,夏热冬冷。黑板是前墙上稍微平整一点的一块土面,只比其他墙面多刷了一层黑漆。学生的课桌是土桌,板凳是两大块土坯架起的一根木棍。一排学生坐在一根木棍上,挤在一盏煤油灯下。而这煤油灯,也是条件好的同学从家里带来的。

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当时‘文革’还没结束,学校里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都要写大字报,老师也不能安心教学,教学质量也不行。”对那段时光,王亚军依然有很多的感叹。

上初中时,四五个大队,几十个村庄才有一所中学。学校虽然还是土房、土桌子,但是房顶有了瓦片,前墙有了木黑板,学生有了两个人坐的土板凳。校园里有了简易的篮球场和用来打乒乓球的泥台。王亚军说:“当时有了收音机,一个大队只有一台,通过喇叭播放。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会有一个小的球形收音机,好多人就围着他听。”

王亚军上高中的时候,已经改革开放,农村分了地,土地承包到户。经济条件好了,学校的各种设施也好了起来,有了统一的课桌、板凳,有了电灯,高考制度也已恢复。但即便如此,农村很多家庭对教育的理解还很落后,王亚军的很多同学退学回家种地。高中毕业后,王亚军选择了读卫校。他说,当时政策已经开放,允许学生自费上卫校。不然,学生想上卫校还需要大队推荐、委派,平均十个大队里有才能出一个卫校生。

三年后毕业,王亚军回到老家做起了乡村医生。他有个木头做的小药箱,不管下雨还是下雪,他都要走着去病人家看病。一直到2003年,深感教育改变命运的王亚军在市里买了房子,他决心让孩子读更好的学校。

说起这几十年的经历,王亚军感慨颇多:“现在学校这条件,和以前比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去孩子那教室,感觉真是太好了,窗明几净,有电扇空调。室内装备有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放映机、投影仪、电视机等,真想自己小时候就能有这样的学校。”“更重要的是现在人的教育观念也变了,以前很多人能上学不愿意上,现在大家都自觉上学,还要求上好学校。这就是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页面底部评论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投稿专栏的头像投稿专栏官方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