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拷问青石板用了什么原理,包公审青石板是民间故事吗

包公巧审青石板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

在宋朝时期,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张小友,他的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计。有一天,张小友在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的过程中,不幸被小偷光顾,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

这时,包公恰好路过,他安抚了小友并让他协助破案。包公在了解情况后,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让人把小友和青石板一同带到衙门去“审问”。

包公在衙门开始“审问”青石板,其实这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当包公发现石头不做声时,他假装动怒,命令衙役打石头三十大板。然而,石头依然没有反应。

接着,包公又宣布:“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这时,大堂两旁的百姓忍不住大笑起来。包公则趁机要求百姓们必须拿出一文钱扔进水缸里。

包公亲自监察这个过程,当一个人把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包公便把这个投钱的人抓起来带上公堂,并揭露他是偷钱贼。

原来,包公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发现了铜钱上通常会沾有油渍。如果铜钱投入水中,就会产生油膜浮在水面上。包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找到了偷钱的人。

最后,这个偷钱的人被判了罪,并得到了应得的惩罚,包公巧审青石板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细心观察,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页面底部评论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投稿专栏的头像投稿专栏官方
上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