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怎么使用,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占座

“十四五”时期图书馆发展七问

陈建龙 北京大学图书馆

摘要:文章对“十四五”时期图书馆发展提出七问,包括图书馆未来前景如何,智慧图书馆如何建设,为什么要纸电一体化发展,馆藏资源建设如何协调,如何结合教学科研推进学科服务,如何提高阅读活动参与度,如何促进图书馆员成长。分析现在的情况,并提出相应见解。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服务;智慧图书馆;纸电一体;馆员成长

一问 : 图书馆未来前景如何?

很多人担心图书馆会不会消亡,我比较乐观。学 过心理学的都知道心理暗示的作用巨大,比如去西藏 有些人会有高原反应,有的反应特别重,有的反应比较 轻微。这里有一个发展过程,假如一开始头疼,就怀疑 高原反应开始了,越这么想越觉得头疼,有的甚至从床 上滚到床下,有的往墙上撞,到了完全不能忍受的程度。假如头刚有点疼时就想不少人都好好的,我不会有事。后面确实会有点难受,但可以忍受,这就是完全不同的自我暗示,结果也很不一样。如果我们对图书馆的未来 都是岌岌可危的暗示,情况就不会太好。

现代图书馆除了实体馆,还有线上图书馆,不进实体图书馆也能利用图书馆的某些服务,我们不能把不进图书馆与不用图书馆这两者等同起来,而且线上图书馆的使用呈上升趋势。另外,我们可能认为实体图书馆的图书外借量都在下降,其实不然。我走访了不少图书馆,虽然没有做过全国的统计,但我得到的信息是有不少图书馆的借阅量在回升,而且回升得很快。如位于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据我了解他们学校图书馆借阅量上涨很多,为什么? 因为他们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和教学活动结合得非常紧密,教学管理非常严格,对学生阅读量有明确规定,甚至跟学分挂钩。不是要推广这个措施,而是要考虑怎么跟教学活动更 好地结合。

借阅量提升还可以通过阅读推广工作实现,我们 管它叫阅读参考服务,因为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天天在 阅读,自己也有选择能力,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要多阅读,那图书馆能做什么? 要跟立德树人结合起来, 有的地方需要引导他们阅读,有的地方需要指导阅 读,还有的地方需要辅导阅读,慢慢就形成好读书,读 好书的观念。阅读这个事情,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所以既要跟教学活动结合,也要跟阅读活动结合,每个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做法,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借阅量一旦上升就是很好的趋势。

即便如此,有些图书馆借阅量下降也是事实。全 国高校将近 3000 所,一半多是高职高专,一小半是本 科院校。根据有关统计,有的本科院校图书馆就一两 个人,所以很多图书馆将来根本没必要像目前这么大,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保障学校师生的某些需要。我看过一些书,有些观点我也比较认可,就是未来与信息有关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肯定比目前 高,但职业前景特别好,图书馆当然也是其中之一。“斯 文在兹,道隐无名”,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方针, “用户 导向,服务至上”,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理念。

二问 : 智慧图书馆如何建设?

智慧图书馆听起来挺高大上,人们看到这个名字都会习惯性地问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智慧? 我也苦 恼过一段时间,现在我很少用这个词,因为这只是一个名称,不管叫智慧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我们都很清楚将来的图书馆跟现在相比肯定会有很大变化。技术推动是一方面,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技术还是要靠人来使用,重点要把技术和馆员很好地融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很多图书馆都在做智慧图书馆,做出来的都不一 样,有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的智能化程度不一样,还互相防范,怕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学走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都在做,我们也探索 了好几年,还没做出一个完整的东西,虽然很多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某个想法,但问题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智慧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系统? 一个平台? 还是其他什么? 我觉得都没有关系,因为系统太庞大,我们只能做一些局部的应用实验。就像我觉得将来有些图书馆不需要像现在这么办,只要能通过一种服务,甭管是某种平台还是其他形式的服务,只要能满 足学校某些方面的需求就没问题,叫智慧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或其他名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考虑他们共同的东西是什么。比如国外的 ALMA 系统有它的知识库,EBSCO 则有自己的一套,很多元数据结构或者体系都不一样,但他们还是有共通的东西。将来的智慧 图书馆都会有一个心脏层面的东西,关键是我们通过什么技术形式来实现,是系统还是平台,甚至是一个足够聪明的机器人都没关系,核心的功能应该共通。

三问 : 为什么要纸电一体化发展?

从人类阅读的角度来看,纸电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现在很多人都有手机,校园里很多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走得很慢。他们用手机在干什么? 有多少时间花在手机上? 这个不需要调查,大家都经历过或看见过这个普遍的现象,这就引出了碎片化阅读 这个概念。碎片化阅读如果占据一个人太多的时间, 那用来系统和完整地读一本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了。现在大学里对有些学生来说,系统完整地读完一本参考书已经有一定难度。这种阅读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一提阅读还以为只读大部头显然不对,一说阅读趋势就说这么多人读电子书,那就不用纸质书也不准确。很多学校都在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发布阅读数据,可以看到有的读者一年读了成百上千本书。这是怎么做到的? 培根有篇《论读书》,我最喜欢王佐良翻译的版本:“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 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我的老师们以前读书时尽可能自己买书,因为可写可画,图书馆的书以前借阅规定很严格,不能画,书页都不能 折,归还时还要检查,所以只能自己做一些摘记,反而记下了书里的内容。另外一种现象是一本书读到后面,有时想要找前面某些看过的内容,我们的专业名 词叫检索。以前的书后多附有索引,比如人名、地名 等索引便于查阅,现在的书很少有。还有种现象就是我们阅读时特别擅长联想或者连接,读到张三的观点,可能想到李四的另外一种观点,或者读到这本书, 想到实际中经历过的某种情况。上面三种情形下是读纸质书方便,还是读电子书方便? 是读图书馆借的书方便,还是读自己买的书方便? 不同人的观点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哪种方便,哪种就受欢迎。所以讨论未来阅读趋势,很难说是纸质书更受欢迎, 还是电子书更受欢迎,纸电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从我们业务角度来看,纸电一体化也是大势所 趋。图书馆已经发生转型,图书馆的重心已经从管理 转向服务,我们现在很多业务都是从服务倒推,着力于为师生服务,帮助师生解决问题。怎么倒推呢? 比如刚才说的阅读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公共馆和高校馆 都做得很好。对于高校馆就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因为高校老师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已经有比较强的选择能力,那么他们遇到的阅读 问题和其他群体就有区别。他们需要什么阅读服务? 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阅读参考服务。有时我们需要借 助学校的其他力量去引导他们,比如一些名家大师去引导阅读,有时我们可以直接指导他们阅读,还有一些时候可能是辅导阅读。不管是哪种,为了帮助他们读得更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所以阅读参考服务是一个 转变,因为他需要,我们才针对性给他提供帮助,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做而做,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用户导向,无 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给予师生需要的帮助。

接下来就是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图书馆有这么多馆藏, 以前习惯根据文献的不同类型来分类组织, 现在则需要按照学科或者知识内容主题,把不同类型 的文献集中在一起,其中有电子资源,也有纸质资源,所以阅览流通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识服务。现在的服务支持可以表现为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随着技术条件进一步发展,将来知识服务可能会更细化,那时候资源的载体形式是不是纸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总之,不管哪种业务都要从服务端出发看读者有什么需求,他的需求不是我们设定的,而是我们去主动了 解他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要让读者有更便捷的阅读体验,出路需要多方一起努力,这点毋庸置疑。

纸电一体化还涉及其他场景的组建问题。除了图书馆业务方面的成本,阅读还有很多其他成本,包 括出版社的成本。现在的出版社,除非作者不同意, 一般都会出电子书,只是有可能跟纸质书不同步。据 我了解,部分图书馆人包括我在内,一定程度上赞同这种观点:对于有些学科,既有电子书也有纸质书的情况下,只买电子书就可以。这跟阅读习惯有关,因为有些学科的内容看电子书也可以。如果仅从目前的情况看,纸质书和电子书没有太大区别,电子书还面临防盗的问题。但从服务角度看,如果电子书做得比较好,检索和联想等处理起来就更方便,若再跟某种专门的阅读系统结合,功能会更强大,比如阅读器也可以很好地做标记或摘记等,未来可以在技术方面 继续改进,更便于阅读。在做资产统计的时候,原来都不算电子书,现在都算在内。有的电子书定价很 贵,这也考验咱们的管理能力。

四问 : 馆藏资源建设如何协调?

纸质和电子资源的结构确实需要考虑,我认为理 想情况是三分之一的钱买纸质资源,三分之二的钱买 电子资源,或者 40%的钱用来买纸质资源,60%用来买 电子资源,不管经费总数有多少,经费结构得有所控 制。另外一个关键是谁来决定买什么? 决定权在图 书馆吗? 我认为不应该。比如要在 1 万本书里挑出 100 本最好的书,馆员都能做到,因为我们可以参考很多形式特征来判断这书好不好。如果要挑出1000本 甚至更多时,馆员就做不到了,就得靠专家通过专业判断,我们再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馆藏结构来确定不同专家挑出来的书最后买多少。书买来后要加工才 能上架,这跟书店不一样。有的图书馆采编部门很隐蔽,很难找,我们馆现在把采编工作放在一个玻璃隔 断的开放空间里,一开始大家不适应,不习惯曝光在读者面前,但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图书馆一些独特工作的展示,虽然这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

至于特色文献确实不像普通文献,不知道什么时 候会出现,什么时候需要钱,所以我们的做法是遇到特色文献迅速反应,找学校或者通过学校找校友,找有关 部门,找社会等。还有一些是人家免费捐赠的。实在没 有钱买也没办法,只能靠慢慢积累,特色文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条件才能够保证。

五问 : 如何结合教学科研推进学科服务?

离开学校我们做不成学科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也离不开我们,我们和学校是协同服务的关系。我们的服务一定要跟学校的需求联系起来,甭管是院系还 是某个基地、某个重点实验室、某个中心或者学校的某一个重大决策,都要贯通他们的需求,我们提供相应的支持,要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协同相适,提供融入式的支撑。

我们现在很少用学科服务这个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也有所调整,并不是原来做的不对,而是情况在变化,既要固本也要应变。概念不应该仅停留在学科服务这个名称上面,需要更深入,更具体。像上海交通大学,虽然学校整体很好,但是也有学科不是那么好,有些比较弱势的学科,学校重点资源往优势学科上倾斜。优势学科有的可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或者工程中心等,怎么跟进他们呢? 一方面,促进学科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引进人才,这就需要人才评估,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学术关联、学术成果以及成果的生命周期等,这些都是图 书馆能做的。另一方面,人才引进之后,他的科研创新 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图书馆就能为他们提供帮助。还有种情况就是他们遇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但是这个事情也可以交给图书馆来做,他们可以专心做别人替代不 了的事情。就像一个科研团队,有领头人物,也需要其他的助手,图书馆可以担任部分助手的工作。

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 访问的时候听说,有次实验室的小白鼠没了,有个博士后看到了就自己动手去解决,被教授看见了,以为教授会表扬他,没想到教授把他骂了一顿,说这不是你该做的事。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其实科研团队的助手也很重要。我在剑桥大学,发现它有个工程系图书馆很大,图书馆明确规定,图书馆可以借你一本书,可以借你一个会议室,还可以借一个图书馆员作为助手参与你团队的阶段性科研工作。整个科研过程本身有很多 环节,有些环节尤其是初期和后期的很多工作馆员做起 来比他们强,因为馆员的信息素质比他们高。比如科研初期针对研究现状的评估,馆员知道要找什么信息,到哪里能找到以及怎么找,科研后期成果发布和推广应用阶段,图书馆员也有优势,可能比他们教授还强。所以在科研团队中,图书馆员发挥作用的机会有很多。

像上面说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估等方面,我们做的事情用学科服务这个名称可能不那么确 切。因为所做的事情越具体,概念名称越直接越准确 越好。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做 法这几年都在转变,图书馆服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 能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也就是常说的问题导向,而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学科服务的概念,关键是人家学科需要 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把自己帽 子戴得太大。另外就是内部管理方面,从事学科服务的 叫学科馆员。那从事采访工作的馆员可能会问我们也是为学科建设而工作,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学科馆员的特殊政策? 所以图书馆内部也会有不同意见。名称没关系,不管是叫学科服务还是其他名称,重点不要停留在这个名称上面,而是要着力于怎么服务以及如何深化 服务,我们要能切实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六问 : 如何提高阅读活动参与度?

阅读服务工作不要仅停留在活动这个层面,一定 要把它看作图书馆很重要的一项业务,这项业务确实 需要好的活动来配合,但不是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我们现在活动太多,条件也比以前更好。原来馆里有 些场地可以租借给别人办讲座或活动,现在我们自己 组织讲座或其他形式活动来进行科学学术交流,邀请 不同院系的老师来主持,我们还可以提供录制服务等,这些统统不收费。活动肯定是很重要的,参与度是个指标,但是假如一场讲座统计出来只有 50%的学生现场参与,这个指标意义就不大。就像现在有些学生是来上课了,但在看手机或干别的事,统计到课率就没啥意义。我们“一小时讲座” 线上远比线下人要多,因为线上大家更方便,线下他可能正好在上课或者有别的事,线上就灵活很多。

实话实说,信息素质太重要了,信息素质教育可以用慕课、翻转课堂或者嵌入式课程,课程形式多种多样。以前叫信息素养,现在应该叫信息素质。因为素养是可以通过后来训练养成的东西,素质是干什么事都必须有的一些基本条件。现在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信息素质对他一生影响太大了,这不是简单几个活动就能提升的,也不能寄希望于一两门课,应该是我们很重要的一块业务。

七问 : 如何促进图书馆员成长?

馆员培训很重要,应该结合图书馆这一项事业来开展。我们馆针对新馆员的十二门课分成三块:通识 类、专业类和综合类。通识类的第一种是借助学校教学体系的课程,每门课一个学期,这种课程不能太多, 但是必须有,我们选了三门,包括《李大钊精神研究》, 纳入通识类课程。通识类的第二种是结合学校人事部门的入职培训和馆里自己的培训,传统做法是到馆 里各个部门待几周或几个月。几种做法各有利弊,我 们现在做法是学校统一入职培训结束后,集中一个礼拜时间,新馆员到每个部门待半天,对各个部门的人和工作有个基本概念,这期间还会布置一些作业。一 个礼拜之后,我再跟他们座谈。这也算一门课,是馆内培训。除了这种一学期和集中一周的课程,还有的课程周期是两年,两年之内每周会有一个班次要去综 合服务台上班,每个班次同时会有三个人:一位新馆员,一位比较有经验的老馆员,还有一位学生馆员。在综合服务台上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你该怎么解决? 新馆员会自己慢慢地总结。用户信息素质需要提升,我们更需要,所以还有些课程会帮助馆员提升信息素质。

此外,现行制度下馆员都需要评职称,需要发表 论文等,图书馆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帮助馆员把成果正式化,不管通过期刊发表,还是通过出版社出书。甭管学什么专业,到了图书馆起步其实都一样,虽然若干年之后会有不同,因为各有各的专长,但一定要把起步当作一样来看待。我们都强调一个词叫“一专多 能”,除了具体岗位这个职责,别的事情也能干。比如学外语专业的馆员,如果不接触具体业务,没有深入了解图书馆,很难写出图书馆相关文章,所以前面强 调要有一段时间对各个部门都有所了解。总之,虽然 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专长,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 价值观,对图书馆要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经过系统的培训,无论什么专业都有了成为专业馆员的基本素质,后面就是在实践当中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作职 业规划。图书馆员个人的发展一定要跟所在单位的组织力量结合起来,这是上策,是最好的成长办法。

复试精选

【复试相关】

《》

《!》

《》

《》

《》

《》

《》

【复试知识】

【参考书目】

《》

《》

《》

【相关课程】

《》

《》

《》

【院校复试通识】

四川大学

图情专硕22考生交流QQ群:

图情专硕23考生交流QQ群:

点赞+再看,今年定上岸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页面底部评论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投稿专栏的头像投稿专栏官方
上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 蚕沙是什么

    蚕沙别名叫什么 1、蚕砂的别名 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 4 来源 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5…

    2天前
    09
  • 催乳师和通乳师的区别

    催乳和通乳的区别 1、催奶与通乳不一样,催奶是乳腺奶管没有堵 ,只是奶量少,而通乳是因为堵了不下奶而通乳。 2、催乳和通乳一样吗 定义不同 通乳和催乳的定义是不同的。首先解释下通乳…

    2024年5月5日
    014
  • 干丝是什么,干豆角丝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扬州味道之干丝扬州味道之干丝烟花三月,几个人在扬州呆了几天。游园赏春之余,自然不能错过美味的淮扬菜肴。在扬州吃了五顿饭,其…

  • 黯然是什么意思,黯然意思是什么

    黯然无色 黯然无色的意思 黯然无色是什么意思 黯然无色什么意思 黯然无色的近义词 黯然无色的反义词 黯然无色的拼音 黯然无色 àn rán wú sè 词语黯然无色 注音ㄢˋ ㄖㄢ…

    生活 2024年4月23日
    034
  • 送男生什么生日礼物比较好

    送男生的生日礼物送什么比较好 可以送打火机、MP瑞士军刀、剃须刀、镜子、皮带、头巾、墨镜、耳钉、香烟、帽子、袜子、手机壳、钱包、钥匙扣、耳机、背包等。 …

    2024年4月5日
    059
  • 京海是哪个省份

    京海是广东哪个城市的别称 1、京海是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的一个小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它的名字来源于镇上的两个主要河流,它们在镇中心交汇形成了一个京字形的河流。京海是一个美丽而…

    3天前
    0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