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心主义,什么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

区别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是划分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在认识论上是是否承认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唯心史观就是历史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相反,不是把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是把精神、意识、思想、人的意志,甚至是神的力量,看成是第一性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例如中古时期欧洲兴起的天主教会,坚持说人与世界都是上帝造的;崇尚神学,反对自然科学。也有把某些强人的意志,也就是哲学中的“唯意志论”,看成是世界发展之源等,都是历史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先于精神。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动力来源于事物的内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史观认为,精神先于物质。精神、意识、思想、英雄人物的意志,甚至上帝等,来源于事物的外部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什么叫历史唯物主义?什么叫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被使用。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3)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4)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3)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里,而反动的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怎样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分类:人文学科
解析: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
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
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社会存在是指不依社
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标志同自然界的
存在相区别的社会存在,它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的生
产方式。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高级运
动形态。社会运动也如同其它物质运动形态一样,有它的
特定的物质承担者,这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因
为只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现象的总称,它包括
人们的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
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意识最基本
的含义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现
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存在决定意识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它们都是指存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存在的
反映,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但是,社会存在又有着不同
于一般存在的特点。一般唯物主义讲的存在就是物质,它
是不依赖于任何主体的客观实在,即没有人的参预照样
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讲的社会存在则不然。社会离不开
人,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而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
的和动机,即具有主观意识和能动性。所以,社会存在通
过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但是,这一特点并不能改
变社会存在的客观性。社会意识同一般意识也是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的。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个意义上讲,任
何意识都是社会性的意识。但社会意识与一般意识毕竟
有区别。一般意识是从总体上说明,它是人脑的机能、客
观存在的反映,这里的客观存在是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
存在的一般客观实在。至于社会意识是从反映社会存在
这个角度来考察意识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
题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
主义就是按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来划分的。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
识的根源;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
东西。而历史唯心主义则在实际上以种种不同的形式坚
持着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心主义在其它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都是围绕着这
个基本问题或在对这个问题不同回答的基础上展开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究竟谁决定谁的
问题,是任何社会历史理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对它
的回答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超越历史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第三种独立的历史观是不存在
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历史唯心主义则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们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①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
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
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页面底部评论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0)
投稿专栏的头像投稿专栏官方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